🌟 【工伤认定典型案例】
🔥 2019年12月31日14时许,某市环卫工人张某在火车站站前广场清扫积雪时,因李某驾驶车辆碾压其铲雪工具,双方发生争执。李某之子李某对张某实施暴力殴打,致其昏迷,后经抢救无效于2020年1月2日死亡。

📌 【事件核心要素】
时间与地点:工作时间、工作场所(火车站站前广场)
🛠 起因:李某碾压张某工作工具,张某为保护单位财产进行理论
💥 冲突升级:李某之子李某直接动手殴打张某致其重伤
🧠 结果:张某因伤势过重死亡,事件被认定为工伤

🔍 【工伤认定关键依据】
✅ 1️⃣ 工作时间和场所:事件发生在工作时间段内,地点与职责直接相关
✅ 2️⃣ 履职行为:张某为维护单位财产与李某交涉,属正常职责范围
✅ 3️⃣ 无主动斗殴:张某未先动手,且冲突后未还手(有警方笔录佐证)
✅ 4️⃣ 直接因果关系:李某之子因张某履职行为而实施暴力,符合工伤认定条件

⚖️ 【法律依据】
📌 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十四条第三项:
❗️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,应当认定为工伤

💡 【争议焦点解答】
❓ 问题1:张某若先动手还能认定工伤吗?
➡️ 不能!若主动挑衅或动手,将破坏“履职受暴力”的因果关系,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。

❓ 问题2:人社局调查重点包括哪些?
➡️ ① 时间地点是否为工作相关;② 冲突起因是否与职责相关;③ 张某是否有主动斗殴行为;④ 暴力行为与履职是否存在直接关联。

❓ 问题3:用人单位如何反驳工伤认定?
➡️ 可提供证据证明:
① 事件发生不在工作时间/场所;
② 张某行为与职责无关;
③ 张某存在主动挑衅或先动手行为。

⚠️ 【重要提示】
🔹 突发暴力事件中,职工未主动挑衅且因履职行为遭受伤害,应依法认定为工伤。
🔹 用人单位需依据事实举证,避免因证据不足导致认定结果不利。